目前的家庭好多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,很多孩子应该进步的技能,因为父母的过分干涉都没法适应年龄的增长进步起来。父母舍不能放下,孩子也就没机会学习到应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办法:
1、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。
爸爸妈妈应该言传身教,让孩子了解,家庭中的家务活不是某一个人的事,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情。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尽量的出份力,除去要主动完成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还应该帮彼此分担。在这种环境下,孩子才更想付出,愈加拥有责任感。
2、尊重孩子,给与孩子选择权。
假如孩子不喜欢做的家务,不要生硬地强迫他。父母可以邀请孩子开个家庭会议,拟定家务活分工清单,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两项,放下让孩子去干。
3、把任务具体化。
一个模糊的指令,譬如“把你的书包整理好”,还让孩子困惑。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,如此他才会确切的理解父母的需要。甚至爸爸妈妈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,可以让孩子先察看爸爸妈妈的做法,譬如母亲是如何刷牙或洗袜子的,父亲是如何整理书厨的。
4、维持耐心,多鼓励孩子有始有终。
孩子刚开始做的家务都会比较粗糙,但此时不应该太苛刻,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会让他更有动力。而且鼓励不应该只停留在“你真棒”,而是表彰孩子具体做了哪些,夸赞他有始有终,并且交给孩子做的事情,父母要检查、督促与对结果的评价,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,认真负责的好习惯。
5、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。
假如父母总当着孩子面抱怨家务活又脏又累,孩子一定不想做家务活。多传递积极的情绪,潜移默化中就会干扰孩子。
6、在孩子面前适合的示弱。
都说懒母亲容易养出勤孩子。母亲若能偶尔示示弱,向孩子求助:“可以帮下母亲吗?”,孩子反而会更有自信和责任感,主动帮母亲分担。